教育科研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
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永顺路388号
sesyyyxb@163.com
0431-8928730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论文科研论文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经典教学透视 柳迎春
作者: 发布于:2016/4/11 14:10:08 点击量:

【概述】

    经典,就是一种文化中经得起时间的淘漉和进步的考验的精粹。一种教育对待其经典的态度,就是一个民族对待其文化的态度。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的视野下,以《史记》的学科教学为例,反思经典教学的不足,探究经典教学的意义,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力求在审视、反思与改进中完善经典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经典教学  《史记》 

 

【前言】

  什么是经典?卡尔维诺给出过这样的定义:“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作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我个人认为,经典就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粹,承载着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它经得起时间的淘漉和进步的考验,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一种教育对待其经典的态度,就是一个民族对待其文化的态度。

  可是,反观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虽然《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尤其是经典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期望,但经典篇章在教材中所占比例依旧甚微;另一方面,考试压力带来的异化使教师、学生、家长将注意力更多地倾斜到对考试篇目的落实和答题技巧的操练方面,从而忽视了经典作品的讲授与学习,更谈不上对其文化意蕴的体会与沉淀。

    李泽厚在《中国美学史》中说:“由于中国古代特殊的历史条件,没有出现荷马似的长篇史诗和希腊悲剧,但产生了像司马迁这样具有民主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产生了《史记》这部无韵的伟大史诗,而且其中有许多极富于戏剧性的篇章,有不少动人心魄的英雄主义悲剧场面,是完全可以同荷马媲美的。”[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512页。]从中不难看出《史记》对于我们民族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笔者希望通过对初中阶段《史记》篇章教学情况的分析,透视基础教育阶段经典教学的现状,在对现实的审视中反思,进而改进我们的教学。

 

【论述】

一、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教育部2001年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所提的“语文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涉及到文学作品时,又特别强调:“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课程肩负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正是通过对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品析,在心灵的体验与学识的增长中,塑造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通过追溯民族文化的源头,帮助其缔造美好的精神的家园;借助对经典作品中典型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对个体和民族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的思索,从而培养其关注生命、自然、社会、文化的意识,增强其人文精神……而经典,就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二、经典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材选编的争议性设置

    《史记》的经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现行教材对《史记》的收入情况却是不尽如人意的。以本市学生使用的长春版教材[张翼健、张笑庸:《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R]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为例,全套六册中共收入四篇文章,分别是七年级下册的《圯上敬履》;八年级上册的《毛遂自荐》;九年级上册的《孔子世家赞》,九年级下学期的《项羽之死》。而使用最为广泛的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情况更糟,其全套六册中仅仅收入《鸿门宴》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两篇,这显然无法充分体现《史记》作为经典著作的重要地位。从中不难看出初中语文教材对《史记》经典价值的忽视,而这与《语文课程目标》中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的要求是有很大距离的。

    2.中考压力下的功利性选择

    有人说考试是教学的风向标,这句话极为形象。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考试对文言经典教学的影响:其一,对于被列为中考篇目的文言文,教师常习惯于逐字逐句的讲解,然后概括形象,分析写法,归纳主题。简言之,对于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一切知识,做全面而细致的“知识讲解”;其二,对于没有被列为中考篇目的文言文,教师在授课中常常只对个别较难的词句加以讲解,很少加以落实,对文章内容情感的讨论也常常是了解即可。中考的压力使教师对经典篇章的教学进行了功利性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同样存在于学生和家长的方面。上文中提到的四篇选文《圯上敬履》、《毛遂自荐》、《孔子世家赞》、《毛遂自荐》均非长春市中考范围内篇章,其教学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3.传统教学的习惯性沿袭

    我们口中的“经典”更多地被指向文言文经典。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文言文作品与现代文学作品的差别,而将其仅仅理解为词语表述的不同。这种理解使文言文教学自然分为两部分:词语翻译和内容解读。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记住文言词语的现代文含义,而不是体会文言表达的艺术与魅力。这种习惯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抹去了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样式的个性色彩,也割裂了文言篇章与历史文化的联系,使文言文经典成为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鸡肋。

    4.教师文化的客观性缺失

    我们在教学中常说: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实是教师对文言文的了解、积累都很少。我们常常能够见到语文教师对一篇现代文的写作技巧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但对于一篇文言文的讲解却常停留在篇章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的分析上,对文言文写法的讲解仅停留在最主要写法的总结上。大多数教师对于文言文写作技巧的了解相对空白,更别说指导写作了。这种缺失固然有教师个人文学文化方面的学识修养问题,同时也不能回避考试的方向对教师研修重点的客观影响。

 

三、经典教学的意义分析

    作为古代历史散文的扛鼎之作,《史记》无论是在历史文化的层面,还是文学创作的层面,都对后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经典作品的文化价值

    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创作完成,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伟大的人文著作”。[ 韩兆琦《司马迁和〈史记〉》。见《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 语文(必修)》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第14页。]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令人叹为观止,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方面,《史记》作为我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上至“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世之君”,下到贤臣良将、游侠酷吏、商贾百姓,反映了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历史风貌。开创了我国古代纪传体的“正史”先河,改“以事记史”为“以人写史”。着力于个体对事件、对时代的影响,体现了对个体生命力的极大尊重与肯定,具有开创意义。

    另一方面,《史记》塑造了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司马迁以浪漫的笔调,雄浑的气魄,传奇的色彩,鲜明的形象和突出的悲剧性特征,为后世树立了经典的榜样。

    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精品中,《史记》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王立群:《百家讲堂·读史记》第一讲《史家绝唱》。]

    (二)经典作品的教育价值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勾勒出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各个社会阶层代表人物的活动,也真实地记录了上古三千年间社会发展的风貌;不但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主要矛盾与斗争,而且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通过对《史记》内容的学习,增加学生对古代记述历史的语言与艺术手法的了解与掌握;通过对《史记》内在精神的领悟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在了解华夏民族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通过对《史记》中人物形象和命运的品析,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探究,增强生命的冲力与韧性。

 

四、经典教学的方法探究

    (一)校本教材的建设性补充

    经典教学不是孤立的,对一篇经典篇章的阅读也绝对不能是孤立的。当教材所选择的篇章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时,以校本教材的方式加以补充是个不错的选择。以《毛遂自荐》的讲授为例,完全可以补充《孟尝君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魏公子列传》、《春申君列传》,使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在对太史公评价的辨析中体会司马迁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也可以补充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平原君宽宥杀掉其抗税的九个管家的赵奢,使学生对平原君的形象,以及《史记》塑造人物时“互现”的写作手法获得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这种补充,使学生将片段的课文还原为完整的篇章,以获得对作者、作品、人物和时代更深入地理解;帮助学生在人物的比较中,体会作者思想的高度与深度,逐渐形成成熟而坚定的思想与灵活的思维方式。

    (二)考试与发展的理性平衡

    就像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水火不容的一样,在人们的印象中,短期的应试和长期的发展的矛盾似乎也是不可调和的。而经典似乎总是更倾向于长期发展的,所以受到的忽视也最为严重。其实,我们应形成的共识是,真正高素质的学生一定能成功应对考试。换言之,考试的能力不过是综合素质的某一方面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为了短期的应试而放弃长期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这仅仅是一个观念,但这个观念决定着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如果我们能使二者获得一种理性的平衡,我们就能兼顾短期的考试和长期的发展。

    (三)母语教学的建设性回归

    经典是母语和民族文化最好的载体。扎实经典教学是加强母语学习、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最好的方式。所以要想真正实现经典教学的意义,就必须从母语教学的高度来认识教学。语文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思想的表述手段,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哪怕仅仅是汉字,我们也能从结构中了解到汉民族认识事物的方式;从其涵义里知晓汉民族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从其书法形式中领略汉民族对美的追求与表现。让经典教学真正发挥经典的价值,学生将在这种建设性的回归中收获良多。

    (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研习

    应该说,经典教学的前景是美好的,但现实是不完美的。要想真正实现母语教学的回归,执教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而教师由于教材安排、考试压力、授课习惯、个人素养等等原因而在古文知识方面有所缺失。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是教师个人有目的的积累与拓展,另一方面是备课组有计划的讨论与探究。教师只有对经典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研习,才能逐步提升经典教学的时效性。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改变文言经典的教学现状,首要任务是教师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丰富文言文方面的学识积累,有意识地关注文言经典的教学。对于教育,人们诗意地将其描述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当教师拥有一棵树的力量,一朵云的美好,一个灵魂的生命力,才能给予孩子以最好的、最大的、最远的影响!而深入理解经典,巧妙地运用经典,广泛地普及经典,就是让我们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2】伊塔洛·卡尔维诺,黄灿然(译者),李桂蜜(译者):《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译林出版社,2012年4月1日,第一版。

  【3】王立群:《百家讲堂·读史记》第一讲《史家绝唱》。

  【4】王欢:《展开双翼,解读经典——〈史记〉教学探微》,《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8年01期。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下载附件: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经典教学透视 柳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