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
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永顺路388号
sesyyyxb@163.com
0431-8928730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论文科研论文
学生学校生活状态的调查分析 ——以SE小学为例 吴林
作者: 发布于:2016/4/11 14:58:04 点击量:

摘  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状态。学生在学校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关系着教育的质量,更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发展。一些中小学也呈现出对此前所未有的重视,并通过校本的理念价值观来提高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本研究以SE小学为个案,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并辅助予观察、谈话、反思,呈现了SE小学学生的学校生活状态的方方面面,在过程中对SE小学学生学校生活进行反思和分析,最后提出了对学生生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可操作的范式。

关键词:学校生活状态    调查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这样谈到:“教育的最美好的效果就是要让人们过一种有丰富意义的生活”,而教育“所能提出的唯一最终价值正是生活的过程本身”。然后,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应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合适的环境,使得每一位学生得到自主的发展,不断张扬生命的种种潜能,成长的快乐健康,生活的有意义。当今的众多学校当中,也逐渐将这样的教育理念扎根于学校的治学之道,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规律,尊重学生当下的学校生活状态,而非未来生活。SE小学作为一所省级名校,以“关注个性、开发潜能、科学施教、全面育人”为教育理念备受同仁、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认可。那么,SE小学的学生学校生活状态是怎样的?这种生活状态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它如何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促动?带着这些问题,SE小学走进笔者的研究视角。

    本研究,笔者通过走近SE小学的学生,在长时间地相处中现场观察并参与到平常的学习活动中,与他们沟通交流,开始对他们所处的学校生活所深深促动。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并辅助予观察、谈话、反思,将呈现SE小学学生的学校生活状态的方方面面并加以反思和分析,试图探索出一种可借鉴的操作范式,以创建适合学生生命长远发展的学生生活状态。

一、问卷设计与编制

    (一)学生学校生活状态研究背景

    关于学生学校生活状态的相关研究中,有研究者从生活时间的分布对学生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大项目。]发现目前学生在学校时间长、每天自由支配时间少、发展兴趣时间少等现象;也有研究者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兴趣爱好角度来调查学生的生活状态;叶澜教授提倡的新基础教育强调将课堂学习和班级建设视为改善学生学校生存状态的重要路径。笔者认为,教育直面人的生命,而生命的质量就是人对当下是否幸福与满足的一种身心体验。在本次调查中,笔者侧重从学生在学校的生命表现、生命体验来调查学生的学校生活状态。

    (二)问卷设计

  为了解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真实表现和体验,本次问卷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设计:课堂学习、班级生活、校级活动和人际交往。其中,课堂学习主要调查学生上课的表现和课堂中的内心体验;班级生活主要指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整体表现和对班级活动的具体感受,以及参加班级事务的情况;校级活动方面的调查主要侧重于SE小学的特色活动,从中掌握学生参与其中的感受和体验;而人际交往是指对师生、生生关系状况的调查。

  问卷采取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共计30个小题。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课时长度的感受、在课堂上的提问时学生的主动参与情况、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关注度、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和感受、对学校特色活动的喜欢程度和后续感受、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喜欢和老师一同参与、在自己班级中的朋友数量、课余时间自我安排情况、每天完成作业用时等。

  (三)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在2014年5月至7月期间进行。在SE小学1-6年级中,每年级随机抽取5个班,每个班级随机抽取20名学生填写问卷。并且采用匿名方式,要求班主任不在现场,避免了学生受到外界影响而填写问卷。输入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24份。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课堂学习方面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个性化、主体参与性以及只重知识灌输而缺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引导的问题,SE小学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校领导班子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从学生课时长度的感受、对不同学科和学科教师的喜欢程度、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参与度、碰到问题主动提问的情况等方面,对SE小学的学生做了调查,并分析SE小学学生在占学校生活最大比例的课堂学习中的整体感受。

    1.学生对课时长度的感受

  在儿童注意力发展规律材料表明,7—10岁的儿童注意力时间在20分钟左右,11—13岁达到30左右。经过注意力集中的相关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可以相对有所延长。对于SE小学的学生(6—11岁)来说,他们学习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就在这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然而,据笔者所知,SE小学所在的地区很多学校规定的每节课的时间大概40分钟,这也是全国很多学校采取的课节时间。笔者试图调查SE小学学生对这个课时长度的感受,通过数据统计呈现结果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SE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课时为40分钟是合适的,这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喜欢程度、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兴趣引导等息息相关。

(图1)

  2.学生对不同学科及教师的喜欢程度

  本调查为了解学生对不同学科及教师的感受设计了相关问题。如图2数据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中,学生对于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品德和心理健康学科喜欢程度没有出现突出偏爱的倾向。在随机选取学生进行访谈过程中,当被问及“最喜欢老师是谁”时,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欢迎。总体来看,学生对每一个学科的学习均表现出“非常喜欢”倾向,不存在普遍厌学现象。

(图2)

  3.在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情况

  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关于对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他们的参与情况如图3。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对于教师的提问能积极发言,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如图4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普遍现象。那么,学生在课堂上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时是否能够主动向老师求教呢?如图5所示,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主动向老师求教,弄清学习的困难问题。这可以推断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保持着主动性,在遇到困难时仍然可以迎难而上,去解决学习难题,能与教师探讨学习。

  (二)班级生活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班级生活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很多潜在价值蕴藏的地方。营造快乐和谐的班级体,让学生体会自己作为班级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班级集体生活,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本研究为了解学生的班级生活情况,从学生对班级中组织活动的态度、对班集体的心理感受、对自身在班级中表现的认识、在班级中与同学的融洽度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旨在从整体上把握SE小学的学生对班级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1.  学生对班级组织活动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可以推断出,学生普遍愿意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图6。学生喜欢班级活动,愿意以班级中的一员参加集体活动,普遍对班级的活动关注度高、参与度高。

  2.学生在自己班级中的心理感受

  从调查的结果显示,SE小学的学生在班级中的心理感受呈现出普遍积极和快乐,如图7所示。这推断出,学生普遍喜欢自己的班级,在班级中学习和生活是快乐的。

3.  学生对自身班级中各项表现的认识

  对问卷小题“我认为我们班各方面都很优秀”的选项分析中,91%的学生认为符合自己在班级中的表现,如图8。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在班级中的各项表现持肯定态度。并且从调查也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其对自己在班级的认可度会逐步提升,这与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有直接的关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会越来越强烈,到了小学高年级开始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到自身的班级当中,全情投入到班级生活。

4.学生在班级中与同学融洽度

  通过对“自己在班级中与同学之间关系”的调查显示(如图9),SE小学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和班级中的同学关系很好。只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同学相处的不融洽。这可以推断出,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班级氛围是和谐的,整个班级生活的感受是快乐、安全的。但是从年级的纵向分析可以看出,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与同学的融洽度呈现逐渐提升的趋势。低龄段的学生由于自我中心意识强,在与同学相处时更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对同学遇到的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甚至遇到冲突会翻脸绝交。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同理心、集体感更强,学会体谅他人,喜欢与他人交流,与同学的交往进入相对融洽的时段。

  

    (三)校级生活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载体。倘若一所学校,能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个性得到彰显,这就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了重要的能量。SE小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学生的全人格发展而设计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活动,其中包括以节日为载体的传统活动、以社团为载体的学生发表活动,以德育为载体的体验活动。本研究,主要调查学生对这些校级活动的喜欢程度、有何收获,分析学生的学校生活感受。

  1.学生对校级活动的喜欢程度

  从被调查学生的选择来看,学生对学校所组织的活动普遍反映是非常有趣,喜欢参与这些活动,尤其是社团发表活动中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从调查表中可以显现出,学生们喜欢校级的活动,参与率接近95%。喜欢的原因集中在以下几点:热闹、开心;有比赛,很兴奋;可以和父母一起参加;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学生在参加学校活动之后的收获

   当被问及参与活动后的感受,绝大多数学生表示非常开心。在关于“活动后的收获有多大”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活动给他的收获是“非常大”和“比较大”。并且,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能够给自己提供很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这几项结果可以推断出,SE小学的学生对学校的活动非常认可,享受学校为他们提供的活动。    

  (四)人际交往

  1.是否喜欢老师与你一起参加活动

  在关于这项调查中,结果显示如图10。这说明学生信任和喜爱老师,愿意自己的老师和自己一起参加到活动,互动和玩耍,感受师生间亲密的关系。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表现出更加依赖老师,将老师是否参加活动作为自己是否参加活动的重要理由,他们更加希望在互动中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帮助,以此作为自己是否从活动中得到快乐和满足的重要因素。

  

    2.在学校中有几个要好的朋友

  关于“在学校中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的调查结果显示,68.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6个以上的好朋友,有超过90%的学生表示在其他班级有自己的好朋友。从这些结果可以推断出,SE小学的学生交往能力较强,并且交往的范围较广,这所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开放、自主的空间,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氛围。

三、调查结论

  学生的学校生活状态蕴藏着丰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以“如何更好地育人”为教育思考来提供适合的教育。从本次调查研究中关于学生课堂学习、班级生活、校级生活、人际交往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SE小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多元的路径。SE小学一直在探索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校组织活动质量的提升,强化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育人价值。

  在课程改革的新步伐和教育发展的推动下,SE小学也在不断遵循着以学生全面成长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SE小学,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显,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被唤醒,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被关注。因此,SE小学学生的在校生活状态是令人为之欢喜的,这种生活状态可以说是快乐的、愉悦的、健康的、高质的。

  

四、反思与建议

    (一)明确学生学校生活的理念引导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SE小学学生高质量的学校生活与该学校先进的、以学生为本、注重开发学生潜能的理念引导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它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既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又关注人的个性差异。它倡导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与不同之处并将其作为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所在;它提倡教师只有充分肯定并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被激发出来,使外在的、教师实施的教育转变成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行为,最大限度开发出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这个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及个体的健康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和自主的成长空间,鼓励学习者在一次次自我超越的量变过程中,实现羽化成蝶的质变效应。 

   (二)提升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具体对策

  1.系统实践有效的课堂教学

  现今学生主体性的高涨使得“灌输、接受”的教学再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教育的要求。SE小学经历了长时间地探索,还原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体验学习本身的魅力。从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改革过程中,重视课堂教学改进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当中,在课堂中尊重彼此的思考、互相分享学习的过程,在交流中实现智慧的流动。学生从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引导、鼓励和支持,构建知识网络和学习方法,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教师也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自我融入到与学生的交流当中,融入到整个教学的情境当中,在与学生、教学内容的互通互融中体会教学本身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满足。

  2.营建适合学生个性化生活和学习的班级集体

  在本研究中呈现了学生的班级生活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对班级生活的融入感和归属感。其实,班级不仅仅是学习的组织,还更应该是学生习得社会化能力、形成人格品质的教育场所。如何在班级生活中通过集体生活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是学校要重新审视的议题。作为一所学校,首先要完善班级建设。加强“以育人为导向”的班级各项日常工作的设计,重视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班级中独立自主地去管理、教育自己。其次,加强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班主任固有的权威式、冷控式管理方法。提升班主任教师的德育素养,加强班主任教师的德育培训,发挥班主任老师作为班集体的重要引导者作用,促进其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引导。

    3.组织关注主体需要与实践体验的学校活动

    在学校活动中,应组织关注学生个体需要的活动,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得到个性彰显,快乐的成长经历。也就是要在学校活动中凸显教育价值的思考。学校组织的活动,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同时,要安排具体的指导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具体的指导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玩耍。要抛弃形式主义,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能切身地感受到活动的巨大意义。这样的学校活动给予学生的才是更加有意义的,更加高质量的学校生活。

  参考文献:

  [1]郑梅钦.课堂作为知识技术化的关键场所[J].上海教育研究,2014.1

  [2]陈桂生,黄向阳.关于德育基本理论及问题的谈话[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第一期.

  [3]鞠瑞利.谈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创建与育人模式创新——以上海市七宝中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第1期.

  [4]王薇.学校领导行为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第1期,P59.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下载附件:学生学校生活状态的调查分析 ——以SE小学为例 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