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
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永顺路388号
sesyyyxb@163.com
0431-8928730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论文科研论文
世上无限丹青手,一片灵心画不成——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留白” 丁旭
作者: 发布于:2016/4/11 14:13:51 点击量:

摘要

   留白乃是国画技法,在于不着点墨,留下无限延展之意境。教育也如丹青画道,须有留白,才可锻炼学生想象思考之性灵。教育的留白符合中国教育的传统,有哲学依据。中国哲学人生观与世界观发达,唯独不见方法论。儒释道至高道理,语言文字的运用的感悟均靠个人的生活思考。古代中国传统教育上留白,让后世学子多了诸多变通之法,悟道之心。留白是为了想象迸发,留白是为了兼容并包。正是后学不断的补白与留白,才让文脉的流传与思考的努力传经久不息。西学东渐之后,教学机制,评价体制重视标准化的能力训练。语文教学不重视思维空间,进而训练思维习惯。留白不足,何谈性灵?以语文学科为例,提出畅想若干,现代教育应如何留白。

关键字

留白    教育传统    思维空间

 

一、教育留白的传统及其哲学依据

  留白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艺术因留白而拥有让人联想的空间,千人千面的想象,却留下了审美的高度,艺术的境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教育的受体在给留白补白的过程中提升成长。

  中国教育留白是有其独特的哲学根底的,国人的哲学注重归纳而不重演绎,所以得到哲学论断的论证过程,中国的圣哲先贤是留下空白的,他们更愿意以实践去见证,而不愿以语言去论证。这些论证上的空白就是留白,思考与证明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验证,或者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补白。这就造成了中国哲学富于论断而缺少论证的具体方法。

  佛家在《心经》中有云“受想行识”这是佛家大德所总结出的人的认知规律。指的是接受事物,思考事物,实践思考,提炼经验。国人的留白恰恰是将“思考事物”此处留白,笛卡尔将人的思维分为四个阶段“

1.  通过直觉和推理揭示真理

2.  运用分析透过复杂的事物找到普遍真理

3.  从孤立的因素出发,重新构造出复杂的事物

4.  运用验证以弥补可能遗忘的东西

  可见在思维四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与第三个阶段,中国哲学是不大力著述的

前人的思考不可代替后人的努力,若是早早铺下道路,那后学感悟思考的能力不免怠惰。所谓“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深切著名也”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

    不管以什么路径,到达一定哲学论断,并可实践见其事功,此人便为贤士。也正是这不同的思考方式,实践方法,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它们以实践为目的包容变化。所以当我们看到西方哲学在不断的改朝换代的同时,中国哲学以其兼容并包的形象矗立在文化史上,核心思想不变,虽情随事迁,法门不断。如此灵活的、坚韧的哲学思考,可能和中国哲学这种注重实践,思考留白的记著习惯息息相关。

  因为著述的习惯如此,先贤的教育习惯也是如此。曲径通幽,每人有每人的机缘,学习的传承在于言传身教,也在于学生自身的悟性喜好。求学至最高不在知识而在境界。强调了后学之辈的感悟与思考,以至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育上的留白是指所讲的内容不全讲,留下一部分供学生们独立思考,推理质疑,在独立解决问题中,补全老师的留白,举一隅,反三隅。打到训练学生思考联想推断的能力。

  由此可见教育不是标准化的流水线,而是参差化的点拨。这并非是笔者杜撰,我们翻看关乎自身学术传承的公案,不难发现多是为学者寒夜苦读,冥思苦想,为师者的一语灵犀,论道交流。

在论语《侍坐章》中,孔子与门人弟子做交流讨论志向抱负,孔子的点拨之处仅仅在于“吾与点也”对所有门人弟子的传道似乎也仅此而已,在曾皙的询问下才私下说出对弟子的褒贬评论。并非所有人都如曾皙得到了如此多的信息,可见孔子的教育目标并非是指向所有学生的,而是有留白的供人思考,有机缘悟性的学生才可印证老师是如何思考的。

佛家演绎法门万千,却在禅宗此处被本土化。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我们看到了至六祖之后禅宗兴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不立文字”。不立文字是不执着于语言文字,还是要看求法者的思考悟性。禅宗欲达到的境界唯一,但我们再看参禅者到达之方式实为万彩纷呈,仅唐朝初期所谓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皆承其绪而别开生面。

  可见中国化的教育往往是将思考的权利交于学生之手,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育如著述都是留白的,学生的补白往往更个性,更灵动,更自我,更发展。

    留白,将思考的权利教给学生,使中国教育的传统,首其哲学特点所影响,遗貌取神,激发灵性。虽受根骨灵性局限,学说波折,但也带来发展变化,不是僵硬枯燥的。

二.现代的教育背景对语文教学“留白”的冲击

  然而,留白思考的语文教学方式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西学东渐中受到冲击,甚至是被人遗忘。

  留白不重演绎,这种思考方式对人文学科保可以留了它的百花齐放的活力,但对自然学科无疑是一种阻碍,自然学科就是要求思考推论的方式严谨。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演绎逐渐被人所重视。便捷快速找到得出答案的就成为了教育者的追求。我们训练的不再是思维空间,而是在训练思维习惯。

  学习机制发生改变,人文学科的做人境界不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自然学科的学习加入其间,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变少。教育的目的从拔取人才转变为普及去除文盲,所以越有指导方向的教育从得法其上的悟道变成了求术至上的求技。受教育人员的增多,教育从家族式教学变成了班级式教学,教师的点拨精力有限所以留白的空间就越来越小,几乎消失。启迪性灵慢慢变成训练技术,人文学科在基础教育尤为明显,变成了生长在流水线上的造文者。

  评价机制发生改变,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对语文教学的诉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对成绩的渴求逐渐取代人文学科的涵养思考,考试考察的大部分是标准化的知识,曾经的教育是轻知识,重思考,重实践。而今变成了重标准,重训练,重成绩。机械化的考察受国情影响,语文教学逐渐变成了僵化的知识记录,何谈性灵?

  学习空间有限,留白是长时间的熏染点拨,此为矛盾。

  教师精力有限,点拨是费心力的暗示辅导,此为矛盾。

  考察内容繁杂,留白思考不适合卷面考察,此为矛盾。

  在矛盾之中我们教育缩减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想象不是漫无目的的幻想,而是以所学的知识为基准点,联系生活,实践理论,把握人生。人文学科,经史子集虽然不会是曾经时代的支柱,但是作为一个人的成长,独立的学会留白补白,联想推断是一个人的必不可少的求学经历。

  我们手中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文选式教材,这种文选式教材像一粒种子,古今中外各个文学流派,各种语言风格选取最经典的文章介绍给学生,这些文章汇聚成河,就是文学的脉络,在不断的陶冶之中,孩子会养成自己的文学观念,语言风格,思想态度。但是当语文教材的讲解逐渐僵化成背景介绍,字词识记,重点句子品读,中心思想概括语文知识就在这圈圈框框中固化挣扎。

  而语文的学习需要的是思考与内化的过程,每一粒种子都蕴含着一种文学基因和情感追求。古人的文学评论大都挥洒自由,独具个性。这和长期的浸淫不无关系,更多的是留白之后思考所得。经史子集自成脉络,让人性格素养完整。

  曾经的经史子集占据全部人生固然有些偏颇,而今涵养人心的语文学科也变成流水线的标准化商品,是否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留白回归。

三、浅谈语文学科应如何留白

  留白就是那可以无限延展的一片空白,它不是一边荒芜的不加指导,而是教师在语言上留下的一片需要学生去思考的空白地带,学生需要用思考去填补得出他个人的特色风格。他不是强行的去规约要求,在留白中学生要自主完成笛卡尔提出的:“运用分析透过复杂的事物找到普遍真理;从孤立的因素出发,重新构造出复杂的事物”的过程。

  想象也是需要训练的,留白的探索感就像数学未知的的答案,他对于语文来讲可能是一种写作风格,一种新作心态,一种渴求文字背后的欲望。想象的空间也是需要锻炼的,想大诗人文豪,行文脉络自然而然,却有有迹可循,这就是想象空间,无论是李白狂傲,杜甫沉郁,李商隐混融这些都是想象空间变成了个人的本能。语文是直觉的,感性的,有形的是技巧,无形的就是通过留白塑造的这样的想象空间,写作本能。

  留白是参差的变化,他不是对每个人的要求,因为根据个人的性格,触动他们的文章不同,留白留出的是给那些能受触动的学生,这是机缘,这是个性。所以教师对每个学生教学目标并不是完全需要达成的。

  在教学时是不是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一部分是一定要达到的普及的教学目标,他锻炼能力,体现于训练。另几个教学目标,应该有留白的效果,要有行到水穷处的断裂,才能有坐看云起时的畅快。教学目标分层次,有哪些不能达到的目标作为学生思考的源泉。例如王维在《使至塞上》的佛心,《归园田居》的心灵栖居,这些东西不是一节课可以介绍清楚明白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留下空白。这些知识推断上的知识点是我们可以思考的。不仅仅是这种推论,甚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不解决,不给出学生答案,但是一定要提出,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留白在于的不是成绩与反馈,而是善于思考的学生的提升。当然对有思考的学生一定要给予正面的鼓励,让思考成为风气。

  在教学目标的分层次设立,评价的灵活程度上入手,留白一定会拓展思考空间与思考能力。留白的部分可以是老师最擅长的解读,这一段是个性的,可以和学生展开讨论的,刺激老师与学生一同成长的。有时留白不仅仅给学生,也恰恰是老师的思考。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要我们的思考,都是我们自己存在的体现。经书济世长的日子不在功名而在自我,而在成长,如何将这一份思考习惯传递下去?这是时代给我们的留白……

参考文献

[M]作者冯友兰  书名《中国哲学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06

[M]主编郑克鲁  书名《外国文学简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下载附件:世上无限丹青手,一片灵心画不成——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留白” 丁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