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
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永顺路388号
sesyyyxb@163.com
0431-8928730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论文科研论文
经典阅读教学——语文教育的回归与民族文化的唤醒 石馨
作者: 发布于:2016/4/11 13:48:54 点击量:

  中国梦的年画式宣传随处可见,亲和有爱。绝大多是正版的,上行下效的衍生品应运而生而且不甘寂寞,但看起来很是惊悚。昨天收到一张照片,上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文字很醒目,赫然写着“幼无幼以及人之幼”,照于文化城长春,不是那些网上恶搞的图片,看起来是张贴在一个很大的厅堂里,希望不是学校。

  想想一张招贴画的问世肯定几经人手,要是还有重要人士把关,就更让人烦恼。他们肯定不是故意的,估计他们和我一样,很无辜:没有家学渊源,没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天赋诗意,甚至没有被动地接受过正宗的母语教育。他们的小学课本的识字教学还是以口号和语录为背景的,他们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随着老师一黑板一黑板地记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甚至他们当了语文老师后专门研究答题技巧,类似于怎么往钱眼里倒油却一滴不沾边儿的本事,“唯手熟尔”的不是祖宗教诲圣贤文句,而是“五步”“四环节”之类的教学法。

  和学生一起读书、领孩子读书这样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不那么有吸引力。一个以“语文从来都是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为题的帖子在网上传得很热,看来引起很多共鸣,换个角度想,有关应试的可以让师生至少被动读书的政策调整还是很急需的。比如,中高考试题中古代经典、民族文化的比重倾斜;比如,中小学语文教师各级培训的国语基本功读书基本功过关;比如,守住甚至填充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含量。在一个广泛浮躁很难静心的公共环境中,把相对还算安稳的语文课堂交给经典作品去掌控,还是一件很靠谱的事情。语文老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语文老师让学生读、和学生一起读了,就已经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下面是学生真读了一点经典篇章之后的一些反应,可能是短暂和零碎的,但一定是可贵和必需的。

  例一:背过几段《笠翁对韵》习过几十款两言到七言的属对后,14岁的中国少年可以在清明写下这样的对联:

  杏花几簇  初春乱飞雨      酒旗一展  仙酿醉清明   —濮  湜                                            

  草木吐绿  雨润万物踏青日      春光明媚  墨染千卷读书时    ——李沐蓉                              

  祭祖路上  持香思先人恩惠      扫墓途中  望碑忆烈士忠魂    ——张墨君                            

  雨润清明  追思先人遗训  不虚度岁月     春回大地  谨记现世箴言  勿蹉跎青春      ——李茵墀                       

  曲膝石碑前  缅怀古人文章  泪染花草     挥笔清明时  书写今世华章  言慰圣贤   ——王  博                                    

  寒食意来  陌上纸钱晚风  送去旧伤新痛     清明雨至  庐中浊酒琴声  洗过暮年朝思     ——张  琪                      

读点对的,才能写点对的,经典作品可以芬芳我们的言语。等到有学生会跑过来跟你说“老师我发现一个人名可以和一个诗名相对,白居易可以对蜀道难”,另一个学生在作业上将“半卷红旗临易水”对上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已经玩起了集句联的文字游戏,做语文老师的幸福就突然降临了,就是能欣赏到中国式的冰雪聪明,它是妙手偶得之的领悟, 它是融会贯通的关联性思考。我们从不曾发现美,只是在某个时刻等着被它启迪。

  例二:这十年来一直和学生共读《论语》,随着教师对经典感悟的逐步提高,学生得到的阅读空间也越来越开阔,阅读层次也越来越丰富。在我们进入选题式阅读阶段时,教师提供了“君子”与“小人”的选题,学生则慷慨赠与了这样的智慧:他说没有绝对的君子也没有绝对的小人,每个人身上都兼有君子和小人的特性,当老师问他,你觉得自己身上君子和小人的特性哪个更多些时,他沉吟着说“这个不好说”。最有意思的是同学们认为他说的很对,因为他最了解自己的内心。此刻我们不担心我们的孩子没有哲学思考力,当学生的选题又指向了“《论语》中的仁隔几行就出现一次”“《论语》中弟子对孔子的质疑”“《论语》中的中庸之道”都已经超越了老师提供的“君子小人”“多少条成语”等选题。此刻我们不担心我们的孩子没有文化创造力。近几年我个人的公开教学,都是对文化经典篇章的阅读和对汉语特有的写作范式的研习。这样的课也在同行中引起广泛的共鸣,得到了很充分的鼓励,其中让教者自己也深得意趣的并不多,《湖心亭看雪》是其中之一。当我们反复品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自然很大我们很小。给教师机会,介绍“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中国画技法和技法之后的中国人的世界观。此刻我们不担心我们的孩子没有敬畏自然和谐世界的情怀。经典作品可以启迪我们的灵性。如果把这些都去掉,我们就不是在给自己家养孩子,如果我们竟然考虑不把家底儿中最好的东西传给他们,断了他们的慧根,如果我们真这么做,我们作为一代人,对下一代人来讲,我们的教育面貌是很冷酷的。                                

  例三:古代经典是民族文化的基因,现代经典,经过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考量,也具有延续血脉、传承文化的力量。因这样作品的分量重,它们在教学中的困难不亚于古代经典。因为成型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章比古代经典还少得多,所以现代经典的教学难度甚至超过了古代经典。一个语文教师能做的,至少是自己先把这样的硬骨头啃下来,至少是领着学生读进去,读下来。鲁迅的短篇小说《铸剑》就是这样的作品。下面是我和学生在课堂上读《铸剑》一周后,学生的作品,他们当时也在迎接中考,他们也知道凭借这样的读书笔记在中考时占不到分数便宜,最关键的,他们才15岁。例文:

  《突围》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突破与创造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这所突的,并不单单是兵临城下的围困,也未必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的围困。追主要的实乃精神之围困。

    纵观历史,此诚可谓真理!2000多年前,商鞅力排封建制度的思想压迫,高举变法大旗,令秦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从而终灭六国,一统天下;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突破了已尘封腐朽的封建思想之围,把三民主义思想传遍大江南北。66年前,日本侵略者被彻底赶出神州大地。他们的铁蹄曾踏遍大半中华,他们逼迫沦陷区的人民学习日文,使用日语,妄图从思想上征服中囯,然而面对思想重围,中华人民毫不畏惧,奋起抵抗,中华文化之水从未断流。反观如今,自然鲜有黑云压城之围与饥寒交迫之困。可思想之围我们是否也真正突围了呢?

  如今每行至初高中校门前,几乎皆有一红榜,上陈黑压压字迹一片,走上近前,观之乃考试大榜尔,无奈人名甚多,只得从前略为观之。定眼一望,甚为惊异,茫茫题海,榜上诸君皆几近满分,甚为佩服。然转念一想。求此之为何?无非乃一好的高中或大学尔。当学历代替了知识,机械代替了思考,学生们便越来越势不可挡。这可难为了出题老师们。题目越出越难,然而想把分数线压低却始终困难重重,更有甚者,留出提前量也杀得片甲不留,怪不得有人说:“后生可谓”,看来果不其然。

  而当学生们一路高歌猛进冲入社会时,便被社会的回马枪刺翻在地,有人说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这未免太夸张,但居高不下的大学生失业率却是不争的事实,60年代时工厂里来了一位大学生全长敲锣打鼓,列队欢迎已不复存在了。当时的社会缺乏的是知识,而在不缺乏知识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当大学二声门用书本当做进入社会的敲门砖时,吃的自然是闭门羹。所以有些人们拼死突围数年仍不得过,便从此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他们被称之为“蚁族”。

  相信同学们将来绝不会成为沦落为“蚁族”,但是我们不能免俗的是仍需拿起书本向高分发起挑战,而我们所拿起的不应只有书本与知识的剑,还需携带一柄创造与思想的剑,用知识之剑杀出考试,更要用创造之剑杀入社会,杀出重围,并用我们的成功告诉后人:只有知识与创造之剑双剑合璧,我们才有可能突围成功,把路走到最高峰。

剑光与出路——读《铸剑》有感

  八十五年前的天空,是和今天完全不同的。

  那一年的天空中,飘荡着这样一首尖利的歌儿:“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爱乎呜呼兮呜呼阿呼。血一头颅兮呜呼阿呼,我用一头颅兮而无万夫,彼用百头颅,千头颅……”

  那一年,鲁迅的剑,铸成了。融、炼、打、淬,冷却后的剑渐渐变得透明,溶在青光中,看去好像一无所有。《铸剑》是一本剑谱,里面的一字一句都记述了一柄思想之剑的淬炼过程:血气方刚的青年如何长成为一个坚定果决的勇士——那是担着家国民族命运走向的肩膀。《铸剑》也是一幕悲剧,里面的种种顽固的丑态都如一把尖利的刀,反复割在心上。读过《铸剑》,看到了一种快意恩仇,也看到了时代的悲哀。

  整篇作品带给我深刻思考的,是眉间尺和黑色人唱出的尖利的歌,个人也认为那是两个人精神的浓缩。他们总在唱:“我用一头颅兮而无万夫”“幸我来也兮青其光”。两个人,其实并不相识,他们只是拥有精神上的共同追求——杀了王。为了这个追求,眉间尺坚定而果决“爱青剑兮一个仇人自屠”;为了这个追求,黑色人从容而面不改色“头换头兮两个仇人自屠”。他们看到了制度的昏暗,统治的无道,看到了时代应该冲决封建权力的压迫,看到了民族应该去除精神的枷锁,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生命的最后,他们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那是肩负民族的责任,那是不辱使命的荣光。

  这是鲁迅的剑,鲁迅期待与理想中的剑,那一柄可以斩断封建、迂腐、伤痛、愚昧和民族劣根的思想精神之剑,它泛着青光,“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似乎都骤然失了光辉。”那剑,那光,要杀出一条民族复兴的道路。可,这终究还是一幕悲剧。

  剑指苍天,却仍旧唤不回大地的一丝觉醒。暴君的葬礼上,那些装着哀戚的颜色的王后妃子大臣太监侏儒的对面,是那些匍匐着的民众,是那一排一排的祭桌,是那忠愤含着眼泪的义民,是那些一直一直被蒙蔽、被压迫、被逆来顺受的可怜的人们。是的,我一直就想用一句可怜来形容他们,他们的麻木、冷漠、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让我深深同情。百姓们跪在让他们衣食不保的昏君面前神色哀戚,痛哭流涕,是多么的悲哀,对于一个时代来说,又是多么的讽刺?相反的,为他们而牺牲性命来杀出血路的人,却被叫成“逆贼”,这是让人想笑,还是想哭?

  鲁迅对中国旧时代的国民劣根性有八个字的形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是这样的一群愚昧无知、不思进取、顽固守旧、不明是非的人民;就是这样的一个黑白颠倒,死气沉沉,浮躁而又空虚的社会,让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呈现得多么悲哀,多么可笑?

  《故乡》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眉间尺和黑色人的剑光已经劈开了黑暗,渗透出了一丝光明,可是又有哪个人真正地走出去了呢?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已经忘记了痛苦,更是忘记了反抗,他们已经分不清自己该感谢那些人,该痛恨那些人。逆来顺受,无止境的容忍,才会造成整个民族的麻木,整个民族的悲哀。路,已经有人迈出了第一步,却没有群众的跟随,眉间尺和黑色人的牺牲从最终的结局看来,是多么的让人痛心疾首,多么的让人扼腕流连。

  鲁迅的剑光,到底应该怎样开辟一条道路。他穷其一生,都在思考。

  而后,历史告诉我们,我们们已经冲破束缚走到了今天,过程虽极尽艰难但我们终究还是踏出了一条血路。然而我们再想一想,当中又会有多少这样的流血与牺牲,为这条民族出路奠基呢?

  历史更迭,如今看这种悲剧也是种必然。

  光和路,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无论我们是依旧迂腐还是在开放创新,我们永远都要有一种寻找光明和探索未来的责任和勇气。每一个人,可能都会是民族前行的推动者。

  如此,鲁迅铸的这一把剑,才会所向披靡。

  读这样的文章,我们必须俯首,感谢经典作品,可以强健我们的筋骨、可以丰盈我们的气韵、可以壮硕我们的灵魂。

  让语文老师欣慰和汗颜的是,回归经典延续血脉,孩子也许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六年前,已经有学生自己组织“孔子学社”;三年前,已经有学生在课堂上质疑老师对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的讲解;一年前,已经有学生自己组织吟诵社团;今年,已经有一个男孩子要了两件唐装作为春节礼物。他们鼓励我们在读学经典的路上端庄亲和地和他们共同成长,我把它叫做“回家”。我很喜欢张艺谋的电影《归来》,陆焉识回不去了,因为他妻子不认识他了。一个人回不去了是家难,一个民族回不去了是国殇。回去也很难,李白说的很好: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下载附件:经典阅读教学——语文教育的回归与民族文化的唤醒 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