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联系我们
欢迎您来到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
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永顺路388号
sesyyyxb@163.com
0431-8928730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论文科研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刘艳滨
作者: 发布于:2016/4/11 16:23:16 点击量: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喜欢集体生活、尊重他人和乐于交往的能力。基于实际问题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调控过于活跃的课堂状态,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走出“自我中心”,又符合本学科的学科品性。笔者通过选拔组长,构建小组;培养组长,激励成长;精心设计,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制度,及时督促与评价等方式,在该课程中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化解了实际问题,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层度,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全体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基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特点,笔者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教学中,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缘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喜欢集体生活、尊重他人和乐于交往的能力的综合性课程【1】。尽管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同仁的认可与重视,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却仍处于“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相比语文、数学等“主科”,在许多教师、学生、家长心中它仅是一门“副科”,学科地位和社会地位长期边缘化。因此,在教学中,任课教师面临很多实际的教育问题。

  (一)无面具,原生态——课堂气氛过于活跃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高考作为教育的终极评价指标,因此,在小学阶段,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语数外’这些考试科目称为主科,把品德科学以及音体美这些非考试科目称为副科或小科。这种有主科、副科之分的教育,在重视程度上自然也要区别对待。”【2】教育环境中对小科的区别对待无形之中也会影响到学生与家长,在家长眼中,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可有可无的;在学生眼中,品德与社会学科是自由放松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我们便会看到最“真实”、最“原生态”的学生,看到不带任何“面具”的学生,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庆幸于所见的“真实”,但是,也更苦恼于对“真实”状态的调控。因此,笔者选择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以“化整为零”的管理方式,将一个不可控的整体划分为若干可控的部分,借助各小组组长的力量管理整体学生,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时少,对象多——教师无法关注每一位学生

  在我校,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每周2课时,五年级每周1课时,每节课40分钟,遇到大型活动,课程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师生每周能够相处的时间最多为80分钟;同时,本学科教师任课的班级众多,不兼职的情况下,每人任课约7-9个班级,如此计算,每位教师至少要面对三、四百名学生。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面对庞大的授课对象,能够记住名字实属不易,更何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无形之中就成了本学科教师一个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美丽梦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3】。但是,从以上客观实际出发,要想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师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合作小组,使教师能够关注每一个小组,然后,借助小组长的力量去了解每位组员的特点与成长需求,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给予支持与帮助,这样,可以保证最大限度上对每个班级的更多学生有所了解,并给予适宜的关注。

  (三)独生子女,目中无“人”——学生过于“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小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它是心理能力发展的一种滞后和障碍【4】,而独生子女在“自我中心”方面的表现就更加的突出。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进入小学后,随着自我认识能力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这种情况逐渐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在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大多数学生都基本克服了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但是,在教育实际中,有些学生却迟迟无法克服这种自我中心。他们过于关注自我,在交往中以我为主,为所欲为,不能理解和体谅他入,缺乏察颜观色的基本人际技巧,无法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课堂上,对于别人的观点置之不理。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自我中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当老师讲话或同学回答问题时,不会等待、不会倾听、不会尊重,一心只想把自己想的说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在体验合作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发现他人,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出“自我中心”。

  

  二、实践探索

  

  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探索,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形成并总结了一些符合本学科课程实际的实施策略与操作步骤。

  (一)以选拔组长为切入点,精心组建学习小组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是小组的核心与灵魂。一名有责任心、管理能力突出的组长能够带领小组克服各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观察发现:有责任心的组长其突出特点就是自己做事有板有眼,认真负责;担任组长时,能够把自己做事的态度以及有效的做事方法使用到小组管理中,带领的小组也能够做事积极认真、活动落实到位、按时完成每一项任务。选拔一名优秀的组长无形之中就成为构建一个优秀合作小组的前提条件。

  通过采取自我推荐和教师选拔两种方式,给更多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的机会。开学第一周教师采取“自我推荐”的方式,请有申报组长意愿的学生填写申请表,教师结合申请表的内容与平时的观察,选出目标人选。在申请人中,能够明确组长工作职责、任务,并具有一定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老师会给予一次成为组长的机会。同时,老师也会选拔出2-3名有经验的同学担任组长,目的在于对其他组长起到引领作用,为没有经验的自我推荐者起到榜样作用。通过互相带领、互相帮助,也包括互相竞争,促进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

  组长确定后,以组长所在区域的一竖排依据就近的原则自然组成小组,根据每个班级的班额大约组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约7人。小组构建完成后,组织组长召开管理工作布置会,对于组长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指导与培训。组长召集组员商议小组团队文化,登记确认组员,确定小组名称,拟定小组口号等,再次上课时,组长就需要开始工作,进入角色。

  (二)以组长培养为着力点,带动小组有效合作

  培养组长是合作小组快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方法与策略。笔者认为,组长不仅是小组的核心和灵魂,更是教师得力的助手,是帮助教师协调课上与课下各项学习与活动的关键人物。组长的成长速度直接决定了小组合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组长,帮助组长快速成长。笔者主要采取如下方法帮助组长成长:

  1.严格要求,以身示范。教师指导组长明确一种态度,即我希望我的组员什么样,我就应该做到什么样?这是作为组长必须应该履行的职责。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了,才会影响并激励组员。

  2.给小组长充分赋权。组长只有拥有充足的、可控的权利,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组员,对组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教师通过各种制度的制定,赋予组长透明的、公平公正的权利,保证其话语以及布置工作时的权威性。

  3.帮助组长树立威信。在组长选拔过程中,未必每一位组长都能够得到所有组员的认同,当教师感受到组员异样的语言和态度时,教师要适时地帮助组长树立威信,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肯定组长的管理以及做法,防止因组员不恰当的评价影响组长的工作。

  4.定期考核组长,让组长在压力中成长。定期组织组员以及组长之间的评价与考核,在考核中,组员可以指出不足,教师适时提醒与指导,帮助组长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组长快速成长。

  5.搭建平台,提高组长的综合能力。搭建各种平台,让组长在常规管理中,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由于《品德与社会》学科地位的限制,教师无法保证每个孩子都在一时间达成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以培养小组长的方式,每学期重点指导组长,然后以轮换制的方式,定期规划培养方案,尽最大可能地借助本课程帮助更多的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以多元合作为立足点,强化常态合作意识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上的合作,为了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教师精心设计,为学生搭建了多元的合作平台,它包括课堂礼仪、实践活动、行为习惯养成以及道德修养方面的多元合作内容,使学生明白合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做好自己的事儿,是合作;做好小组的事儿,是合作;做好班级的事儿,更离不开合作。

  1.课堂礼仪合作构建。

  课堂礼仪即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应遵守的规则,由课前准备和课堂表现两部分组成。课前准备方面,包括老师进入班级前将学科教材、成长档案袋以及学习用品准备好;铃声响起后,能够调整好坐姿,安静地等候老师上课。在课堂表现方面,包括认真倾听,不讲话、不溜号、不打断同学发言以及老师讲话;认真思考、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语言流畅、观点新颖,能够得到老师特殊夸奖;小组合作交流时,能够积极参与,不溜号、不走神、不说与交流无关的话语。

  课堂礼仪方面的合作主要是针对课堂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而设立的,以此来规约学生的行为,构建礼仪课堂。一方面,通过小组组长评价的方式规范小组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小组之间互评的方式,改进课堂上的整体表现。两种评价既体现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了班级成员的整体合作,使学生懂得只有合作的课堂才是最棒的课堂。

  2.实践活动合作完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5】。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实践活动是本课程重要的学科品性,帮助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借助合作小组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各种实践活动。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接受活动任务后,能够合理有效地分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主动帮助组长承担实践活动任务;认真参加小组召开的研讨会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认真且负责任地完成组长分配的活动任务;能够代表小组汇报活动成果;每次活动结束后,组长要评选出1-2位表现最好的组员,给予特殊的奖励。通过以上评价方式,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参与度。再进一步通过教师的指导,也能够帮助组长学会合作的方式与方法。

  3.行为习惯合作养成。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6】而好的习惯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的是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品德与社会》课程为学生认识行为习惯提供了契机,但却并没有提供习惯养成的环境、时间与人力支持,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凭着一颗教育者的良心,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以及坚定信念,将行为习惯养成纳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借助各种习惯养成的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借助有效的制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学生成人的基础。

  笔者认为,行为习惯养成切记贪多、求大,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关键是坚持不懈,而合作式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利于形成一个场,让学生在这个“场”中,在大家的影响下,在彼此合作与参照的激励下,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行为习惯合作养成方面,主要采取的办法就是新学期开学初,由每位学生填写学期“成长目标卡”,该卡片由三部分组成,即坚持每天为家长做一件事;坚持每天为班级(同学或老师)做一件事;坚持每天为学习努力地做好一件事。在目标卡的下面,以21天为周期,列出由21个格子组成的表格,每位同学每天完成其中任何一项,即可在上面打上对号,每周组长进行统计,每个月统计每个人完成以上三项目标的情况,选出完成最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

  4.道德修养合作监督。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7】《品德与社会》教师有责任跨越学科教学界限,成为学校全员德育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本学科教师不能将眼光局限在课堂之上,课堂之下,学生的行为举止也应该给予关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日常道德修养的评价权利赋予组长,在组长的监督与管理下,促进小组同学在互相合作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在道德修养方面,主要的考评指标包括:组长每天认真观察记录,组员每做一件好事可获得5分,如主动帮助同学、老师解决各种困难、拾金不昧、随手捡垃圾丢进垃圾箱等等(组长需要注明事情的过程以及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每周在班级各个方面表现最棒的同学,例如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对人有礼貌、有道德、有修养等方面的道德典范,奖励5分;如果发现小组有骂人、打架、不尊重老师同学、抄作业等行为的同学,或者未完成自己岗位职责的要扣掉10分;由于违反行为规范而破坏了班级荣誉的,扣掉10分。这样就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品德与社会》课程联系在一起了,真正发挥了本学科的学科功能。

  (四)以制度完善为关注点,推动合作高效进行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各项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逐渐开展,问题不断出现,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制度,例如组长管理制度、组员评价制度以及小组之间互评制度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制度都是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之上的,各种评价也是公正公开的,以保证无论是受惩罚被扣分的组员,还是得到奖励被加分的组员;无论是整体表现不好的小组,还是合作效果好各项表现突出的小组,都使大家对其结果心服口服,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学生从心底里信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实施的各项制度。

  完善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达到对参与者综合评价的功能。而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评价内容上,既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8】。在评价方法上,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评价。评价结果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纵向比较,不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对于评价结果好的学生及小组给予大力的表扬,树立成为榜样,表现突出的小组长可以任命为《品德与社会》课担当,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评价结果稍逊一筹的学生或小组要给予中肯的鼓励与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树立做好的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每个小组以及成员积极踊跃的完善自己的行为,争做最好的小组。

  

  三、研究者的思考

  

  从笔者执教《品德与社会》课程以来,深深地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课不仅仅是一门40分钟课堂之上的课程,它是与学生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息息相关的课程,更是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的重要课程,这样就对教师有了很高的要求,而要真正发挥本学科的以上功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每学期的培养目标、每学年的整体规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真正收到预期的效果,最离不开的就是学生的配合,如何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如何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如何打开学生会生活、会交往、会生存的成长视域?笔者也只是在一步一步地摸索,就像这个研究主题也是很多老师正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如何在此问题上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关键还是要找到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积极调动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地思考、再思考,并能学会把自己思考的东西与人交流与分享,懂得合作、学会合作并善于合作是本研究的宗旨,更是未来社会对学生的必然要求。因此,笔者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并积累实践中的问题,大胆反思,努力开辟一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崭新的教学之路。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确实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不少问题由听别人说到自己试说,最后能在组员的帮助下大胆代表小组汇报回答问题;由最初的不能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还有不少学生也由自己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到逐渐有了思考的头绪,有了自己的见解,整个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多元化的合作内容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合作的机会,帮助更多的学生融入集体,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全面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5][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Z].2011.

[2]程振禄.对小学品德课程实施现状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30-32.

[3]《“四特”教育系列丛书》编委会.教育箴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639.

[4]李百珍,李焕稳,等著.优良性格的塑造[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3:202-203.

[6]邵清艳.学生评价与学法指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5.

[8]谢柏连.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6):138-139.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下载附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刘艳滨